【生活醫學—運動篇】運動可改善心理健康?

April 10, 2024

香港人的運動習慣

疫情過後,香港市民的運動時間大幅減少,每天平均僅有69分鐘1。接近四分之一成年香港人的運動量未達到世衞的建議標準,即每週進行最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最少75分鐘劇烈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1。同時,市民躺着及坐着時間平均每天達到6.8小時1。由此可見,香港人缺乏運動。然而,為何我們需要運動呢?

運動與心理健康

恒常運動可以降低患上抑鬱症的風險,亦可以減少抑鬱症症狀2。相反,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會增加患上抑鬱症的風險3

運動亦有助減少驚恐症、廣泛性焦慮症及社交恐懼症等焦慮症的症狀4

有研究亦顯示,簡單的恒常步行運動有助於改善躁鬱症患者的抑鬱及焦慮症症狀、壓力反應及相關的身體反應5

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來說,帶氧運動及阻力訓練除了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狀,也能提升認知能力,例如記憶力、注意力及解難能力等6。此外,每周進行高強度運動有助減低患上精神分裂症的風險6

最後,運動有助改善失眠症患者的入睡時間及睡眠效率7

到底運動如何提升心理健康呢?

  1. 神經系統

運動可以促進大腦分泌物的釋放,跟多巴胺(Dopamine)神經傳遞物質產生作用,這使我們感受到獎勵感並增加動力。根據實驗結果,在跑步機上跑步可以迅速提升多巴胺水平,令我們產生突如其來的興奮快感,一般稱為「跑者的愉悅感」(“Runner’s high”)。 

運動亦有助修復因情緒病(例如抑鬱症),而收縮的海馬體,繼而改善記憶力。 

  1. 紓解壓力

運動時,我們較能專注在此刻的感受, 覺察當下的身心變化,並避免不斷反思過去不愉快的生活經驗或擔心未來。 

  1. 建立自我形象

保持運動習慣有助於促進成功感及社會認同感,幫助我們喜歡與接納自己,進而提升自信心。 

  1. 綠色運動

研究發現,進行相同運動時,大自然環境比都市環境對提升自我形象及紓緩憤怒、緊張和抑鬱情緒方面更具顯著效果。在戶外進行活動時,僅需吸收10分鐘的陽光即可滿足維他命D的每日建議攝取量,幫助增加大腦中的血清素水平,對抗抑鬱症症狀。此外,吸收1小時的陽光還有助改善入眠。 

  1. 運動有助抗炎 

在壓力大或抑鬱的情況下,我們往往會感受到肌肉和關節的酸痛感,同時也會刺激炎症的發作,進而影響調節情緒的神經傳遞物質。持續的慢性炎症會影響調節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引發抑鬱等心裡健康問題而運動有助產生抗炎的化合物以對抗發炎的問題。

Grow your business.
Today is the day to build the business of your dreams. Share your mission with the world — and blow your customers away.
Start Now

【生活醫學—運動篇】運動可改善心理健康?

香港人的運動習慣

疫情過後,香港市民的運動時間大幅減少,每天平均僅有69分鐘1。接近四分之一成年香港人的運動量未達到世衞的建議標準,即每週進行最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或最少75分鐘劇烈強度的帶氧體能活動1。同時,市民躺着及坐着時間平均每天達到6.8小時1。由此可見,香港人缺乏運動。然而,為何我們需要運動呢?

運動與心理健康

恒常運動可以降低患上抑鬱症的風險,亦可以減少抑鬱症症狀2。相反,久坐不動的生活習慣會增加患上抑鬱症的風險3

運動亦有助減少驚恐症、廣泛性焦慮症及社交恐懼症等焦慮症的症狀4

有研究亦顯示,簡單的恒常步行運動有助於改善躁鬱症患者的抑鬱及焦慮症症狀、壓力反應及相關的身體反應5

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來說,帶氧運動及阻力訓練除了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狀,也能提升認知能力,例如記憶力、注意力及解難能力等6。此外,每周進行高強度運動有助減低患上精神分裂症的風險6

最後,運動有助改善失眠症患者的入睡時間及睡眠效率7

到底運動如何提升心理健康呢?

  1. 神經系統

運動可以促進大腦分泌物的釋放,跟多巴胺(Dopamine)神經傳遞物質產生作用,這使我們感受到獎勵感並增加動力。根據實驗結果,在跑步機上跑步可以迅速提升多巴胺水平,令我們產生突如其來的興奮快感,一般稱為「跑者的愉悅感」(“Runner’s high”)。 

運動亦有助修復因情緒病(例如抑鬱症),而收縮的海馬體,繼而改善記憶力。 

  1. 紓解壓力

運動時,我們較能專注在此刻的感受, 覺察當下的身心變化,並避免不斷反思過去不愉快的生活經驗或擔心未來。 

  1. 建立自我形象

保持運動習慣有助於促進成功感及社會認同感,幫助我們喜歡與接納自己,進而提升自信心。 

  1. 綠色運動

研究發現,進行相同運動時,大自然環境比都市環境對提升自我形象及紓緩憤怒、緊張和抑鬱情緒方面更具顯著效果。在戶外進行活動時,僅需吸收10分鐘的陽光即可滿足維他命D的每日建議攝取量,幫助增加大腦中的血清素水平,對抗抑鬱症症狀。此外,吸收1小時的陽光還有助改善入眠。 

  1. 運動有助抗炎 

在壓力大或抑鬱的情況下,我們往往會感受到肌肉和關節的酸痛感,同時也會刺激炎症的發作,進而影響調節情緒的神經傳遞物質。持續的慢性炎症會影響調節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引發抑鬱等心裡健康問題而運動有助產生抗炎的化合物以對抗發炎的問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