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948)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指「沒有疾病或不虛弱」,也指「身體、精神和社會適應力上都具備完好、安寧的狀態」1,可見心理健康亦是健康的重要一環。近年國際醫學研究顯示,現代生活模式的轉變是情緒問題的重要成因之一2。例如,現代人常有久坐不動的習慣;速食文化亦導致食物營養價值較以往低;加上香港社會競爭激烈和工作時間壓力,均對港人的心理健康構成負面影響。要改善港人的精神健康,生活醫學是良方之一。
生活醫學(Lifestyle Medicine)是甚麼?
根據國際生活型態醫學會的定義,「生活醫學」秉承實證為本的宗旨,透過改變生活習慣預防及治療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的疾病,例如二型糖尿病3、高血壓4、心臟病5等。
生活醫學中,有六大支柱建構成健康的生活模式。
一、飲食
提倡全食物植物性飲食,攝取天然、少加工的植物性食物如蔬果、全殼物、豆類等,「地中海飲食」便是普及的例子。
二、運動
由溫和及可調節的運動模式開始,逐步將低、中或高強度的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
三、睡眠
生活醫學亦建議改善一些有關睡眠的不良行為和想法,例如睡眠環境、作息規律,並修補床/睡房與睡眠的連結。
四、壓力管理
運用簡易的肌肉鬆弛、腹式呼吸和靜觀練習放鬆身心、自我關懷及認識和處理壓力。
五、避免攝取高風險的物質
避免攝取高風險的物質如尼古丁、過多酒精和藥物。
六、社交聯繫
學習表達關懷,建立人際網絡,讓我們更會感恩,減輕孤獨感。
生活醫學和精神健康有甚麼關係呢?
其實情緒跟腦部神經內分泌系統息息相關。均衡飲食可以支持腦部神經化學功能的正常運作;當腦部吸收到充足的營養,可以幫助控制和穩定我們的情緒。而運動中釋放的血清素和多巴胺亦能產生愉快的感覺。據國際及本地研究顯示,生活醫學有助減輕抑鬱2、焦慮6、失眠7症狀等,而世界生物精神醫學會及澳洲生活方式醫學學會8、澳洲和紐西蘭皇家精神科學院的臨床指引則推薦生活醫學為治療抑鬱症的核心和基礎。
你的生活方式健康嗎?
填寫完問卷,相信大家都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分數越高代表你的生活方式越健康。問卷分數只供參考並不能用作臨床診斷,如有任何問題或需要,建議尋求專業人士意見及協助。之後的文章將解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生活醫學的建議,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請密切留意!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948)的定義,「健康」不僅是指「沒有疾病或不虛弱」,也指「身體、精神和社會適應力上都具備完好、安寧的狀態」1,可見心理健康亦是健康的重要一環。近年國際醫學研究顯示,現代生活模式的轉變是情緒問題的重要成因之一2。例如,現代人常有久坐不動的習慣;速食文化亦導致食物營養價值較以往低;加上香港社會競爭激烈和工作時間壓力,均對港人的心理健康構成負面影響。要改善港人的精神健康,生活醫學是良方之一。
生活醫學(Lifestyle Medicine)是甚麼?
根據國際生活型態醫學會的定義,「生活醫學」秉承實證為本的宗旨,透過改變生活習慣預防及治療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的疾病,例如二型糖尿病3、高血壓4、心臟病5等。
生活醫學中,有六大支柱建構成健康的生活模式。
一、飲食
提倡全食物植物性飲食,攝取天然、少加工的植物性食物如蔬果、全殼物、豆類等,「地中海飲食」便是普及的例子。
二、運動
由溫和及可調節的運動模式開始,逐步將低、中或高強度的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中。
三、睡眠
生活醫學亦建議改善一些有關睡眠的不良行為和想法,例如睡眠環境、作息規律,並修補床/睡房與睡眠的連結。
四、壓力管理
運用簡易的肌肉鬆弛、腹式呼吸和靜觀練習放鬆身心、自我關懷及認識和處理壓力。
五、避免攝取高風險的物質
避免攝取高風險的物質如尼古丁、過多酒精和藥物。
六、社交聯繫
學習表達關懷,建立人際網絡,讓我們更會感恩,減輕孤獨感。
生活醫學和精神健康有甚麼關係呢?
其實情緒跟腦部神經內分泌系統息息相關。均衡飲食可以支持腦部神經化學功能的正常運作;當腦部吸收到充足的營養,可以幫助控制和穩定我們的情緒。而運動中釋放的血清素和多巴胺亦能產生愉快的感覺。據國際及本地研究顯示,生活醫學有助減輕抑鬱2、焦慮6、失眠7症狀等,而世界生物精神醫學會及澳洲生活方式醫學學會8、澳洲和紐西蘭皇家精神科學院的臨床指引則推薦生活醫學為治療抑鬱症的核心和基礎。
你的生活方式健康嗎?
填寫完問卷,相信大家都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分數越高代表你的生活方式越健康。問卷分數只供參考並不能用作臨床診斷,如有任何問題或需要,建議尋求專業人士意見及協助。之後的文章將解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生活醫學的建議,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請密切留意!